颜真卿《元结碑》原刻清末拓本。此碑又名:《元次山碑》、《容州都督元结碑》,全称《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》。碑文全篇气势贯通,纵横飞动,是一件难得的书法珍品。
碑原在河南鲁山县城北青岭元结墓前,现位于鲁山县鲁山一中校园内,外有明代修建之碑亭为其遮挡风雨。颜真卿于大历七年(772年),63岁时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。
碑为青石雕刻而成,碑额缺失。碑身为长方体,高1.9米,宽0.95米,厚0.28米,右下角残缺。碑文四面环刻,也称四面碑,正背两面各17行,两侧4行,行字数33—35不等,全文1383字。首行题: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元君表墓铭并序”。记述了元结的世系、生平事迹及死葬年月,多处表达了颜真卿对元结的敬慕之情。碑文已收入《颜鲁公论文集》。目前碑文大部分完好,缺203字。
元结,字次山,出生于河南鲁山县。唐代文学家。曾任道州刺史,又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中丞,本管经略使。
【释文·其一】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(并序);金紫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;呜呼!可惜哉元君!君讳结,字次山,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清臣也。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,自遵七叶,王公相继,著在惇史。高祖善祎,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。曾祖仁基,朝散大夫信令,袭常山公。祖利贞,霍王府参军,随镇改襄州。父延祖,清净恬俭,历魏成主簿、延唐丞。思闲辄自引去,以鲁县商馀山多灵药,遂家焉。及终,门人谥曰太先生,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。君聪悟宏达,倜傥而不羁。十七始知书,乃授学於宗兄先生德秀。常著《说楚赋》三篇,中行子苏源明骇之曰:“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,难哉!然世自浇浮,何伤元子?”天宝十二载举进士,作《文编》。礼部侍郎阳浚曰:“第汙元子耳,有司得元子是赖。”遂登高第。及羯胡首乱,逃难於猗玗洞,因招集邻里二百馀家奔襄阳,元宗异而徵之。值君移居……
::惇(dūn ) 敦厚;笃厚。
::辄(zhé ) 就;总是。
::倜傥(tì tǎng ) 卓越豪迈,洒脱不受约束的样子。
::淳(chún ) 笃厚、朴实。
::汙(yú ) 同「污」。
::玗(yú ) 似玉的美石。
《元结碑》原刻清末拓本▼【1】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
【2】使元君表墓碑铭(并序);金紫光禄大
【3】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
【4】真卿撰并书;呜呼!可惜哉元君!君讳结,
【5】字次山,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
【6】清臣也。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
【7】遵之十二代孙,自遵七叶,王公相继,著
【8】在惇史。高祖善祎,皇朝尚书都官郎
【9】中常山郡公。曾祖仁基,朝散大夫信
【10】令,袭常山公。祖利贞,霍王府参军,随镇
【11】改襄州。父延祖,清净恬俭,历魏成主簿、
【12】延唐丞。思闲辄自引去,以鲁县商馀山
【13】多灵药,遂家焉。及终,门人谥曰太先生,
【14】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。君聪悟宏
【15】达,倜傥而不羁。十七始知书,乃授学於宗兄
【16】先生德秀。常著《说楚赋》三篇,中行子苏
【17】源明骇之曰:“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,难哉!
【18】然世自浇浮,何伤元子?”天宝十二载举
【19】进士,作《文编》。礼部侍郎阳浚曰:“第汙元
【20】子耳,有司得元子是赖。”遂登高第。及羯
【21】胡首乱,逃难於猗玗洞,因招集邻里二百
【22】馀家奔襄阳,元宗异而徵之。值君移居……